2.原审判决为无期徒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罪犯减为无期徒刑,自无期徒刑执行完毕之日起,已服刑七年以上,或者原有期徒刑执行期限的三分之一以上包括减刑时间,期间罪犯患有严重慢性病,需要长期就医的。
司法解释规定,民法通则施行后,诉讼时效期间开始计算时,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的三年时效期间。第三条民法通则施行前,民法通则规定的二年或者一年时效期间已经届满。
民法通则施行之日中止诉讼时效的原因尚未消除的,适用民法通则关于中止诉讼时效的规定。(2018年7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44次会议通过,自2018年7月23日起施行)法发〔2018〕12号03010,已于2018年7月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44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7月23日起施行5.最后,收集理赔所需资料,在理赔前提交给保险公司。(2)单方交通事故如何处理?1.单方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撞到护栏、路墩或其他障碍物而发生损坏。(一)、井盖丢失车祸?具体事故责任需要交警部门划分。
4.车辆损坏后,可以修复。第二种:交警查清楚后,需要自己写一份事故复印件,去当地派出所确认。[page]8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8.1产品污染风险控制8.1.1应通过危害分析方法明确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关键环节,并设立食品安全关键环节的控制措施。
8.2生物污染的控制8.2.1清洁和消毒8.2.1.1应根据原料、产品和工艺的特点,针对生产设备和环境制定有效的清洁消毒制度,降低微生物污染的风险。经验收不合格的食品原料应在指定区域与合格品分开放置并明显标记,并应及时进行退、换货等处理。5.1.8.3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等应依据性质的不同分设贮存场所、或分区域码放,并有明确标识,防止交叉污染。4.1.5厂房的面积和空间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便于设备安置、清洁消毒、物料存储及人员操作。
14.3鼓励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如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记录和文件管理。6.4.3应准确绘制虫害控制平面图,标明捕鼠器、粘鼠板、灭蝇灯、室外诱饵投放点、生化信息素捕杀装置等放置的位置。
例如:当指示微生物监控结果偏高或者终产品检测出致病菌、或者重大维护施工活动后、或者卫生状况出现下降趋势时等,需要增加取样点和监控频率。7.2食品原料7.2.1采购的食品原料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5.1.6.2应合理设置进气口位置,进气口与排气口和户外垃圾存放装置等污染源保持适宜的距离和角度。3354强调了对原料、加工、产品贮存和运输等食品生产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要求,制定了控制生物、化学和物理污染的主要措施。
14.1.1.2应如实记录食品的加工过程(包括工艺参数、环境监测等)、产品贮存情况及产品的检验批号、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内容。除清洁消毒必需和工艺需要,不应在生产场所使用和存放可能污染食品的化学制剂。各管路系统应明确标识以便区分。可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确定取样点,也可以根据经验或者积累的历史数据确定取样点。
更衣室应保证工作服与个人服装及其他物品分开放置。5.2.3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应建立设备保养和维修制度,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定期检修,及时记录。
11.2当发现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存在其他不适于食用的情况时,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13管理制度和人员13.1应配备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并建立保障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
4.2.3.2墙壁、隔断和地面交界处应结构合理、易于清洁,能有效避免污垢积存。3354修订了生产设备的相关内容,从防止生物、化学和物理污染的角度对生产设备的布局、材料和设计提出了要求。5.1.5.4应在清洁作业区入口设置洗手、干手和消毒设施。确需对某些食品的生产制定特殊卫生标准的,应当以此标准为依据。过程产品监控计划的取样点应覆盖整个加工环节中微生物水平可能发生变化且会影响产品安全性和/或食品品质的过程产品,例如微生物控制的关键控制点之后的过程产品。与消毒设施配套的水龙头其开关应为非手动式。
若直接在屋顶内层喷涂涂料作为顶棚,应使用无毒、无味、防霉、不易脱落、易于清洁的涂料。2.9工作服根据不同生产区域的要求,配备专用服装,降低食品加工者污染食品的风险。
应如实记录包装材料的使用情况。12.4当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更新时,应及时开展培训。
本标准与GB14881-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3354修订了标准名称。6.3.1.3食品加工人员如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或有明显皮肤损伤未愈合的,应当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应建立产品留样制度,及时保留样品。检验发现涉及食品安全项目指标异常的,不得使用。仓库出货顺序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8.3化学污染的控制8.3.1应建立防止化学污染的管理制度,分析可能的污染源和污染途径,制定适当的控制计划和控制程序。
A.3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主要包括环境微生物监控和过程产品的微生物监控。8.3.3不得在食品加工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非食用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洗手池应采用光滑、不透水、易清洁的材质制成,其设计及构造应易于清洁消毒。食品添加剂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6.4虫害控制6.4.1应保持建筑物完好、环境整洁,防止虫害侵入及孳生。上岗前应接受卫生培训。
14.2应建立文件的管理制度,对文件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的文件均为有效版本。[page]12培训12.1应建立食品生产相关岗位的培训制度,对食品加工人员以及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如确需设置,应有能防止灰尘散落及水滴掉落的装置或措施。5.1.9.2根据生产需要,可设置控制室温的设施。
4.2.5.2地面应平坦防滑、无裂缝、并易于清洁、消毒,并有适当的措施防止积水。c)加工过程微生物监控的取样点:环境监控的取样点应为微生物可能存在或进入而导致污染的地方。
4.2.4.3窗户玻璃应使用不易碎材料。导读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
6.3.2食品加工人员卫生要求6.3.2.1进入食品生产场所前应整理个人卫生,防止污染食品。3354增加了附录A食品加工环境中微生物监控程序指南。